理财秘籍

【推荐】中国基金网解读今日股市热点(12月11日)-欣旺达股票股评最新资讯

Aidan 0

[中国基金网11日讯]一、重要新闻点评

年末第二批新股来袭

从今日(12月11日)开始,年末第二批10只新股就将陆续申购。其中,富祥股份(申购代码300497)今日将率先亮相,而其余的桃李面包等九只新股,则是在下周一扎堆发行。本批新股综合排名靠前的是思维列控、银宝山新、美尚生态、山鼎设计和万里石。其中万里石发行绝对价格较低低,预计只有2.29元,预期上市涨幅会超过10倍。也就是说,对于资金有限的投资者来说,不妨在下周一对有潜力的新股进行重点申购。

中远中海重组迎重大进展

中远中海两大航运央企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的合并在进入第四个月后,终于有了重大进展。据记者了解,中海中远两大集团整体改革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新集团名称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未来集运行业或将成为此轮航运整合主要领域,而中海集运业务较为单一,极有可能成为两家集团集运资产注入的标的。

人民币下跌260点

昨日在岸人民币固定汇率由周三的6.4140下调至6.4236。在岸人民币浮动汇率下跌0.36%至6.4385,而离岸人民币不受每日2%限制,跌至6.50附近。隔夜在岸、离岸人民币波动区间双双扩大超过900个基点,创3个月来的最大值。

二、主力动向曝光

险资四面出击为A股上“保险”

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一种现象,其风头甚至超过了国家队的领队——社保基金。

统计显示,从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至今,已经有9家险企成功举牌超过20家上市公司。

笔者以为,险资“举牌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政策支持险资增仓A股上市公司。

7月8日,为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结构,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将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同时,《通知》还适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从这个通知发布后,险资“举牌潮”才形成规模。

二是险资有扩大资产规模、增加收益的内在需求。

7月3日,国务院批复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该基金总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存续期限5年至10年,投资期后可发起设立后续基金。10月10日,保监会召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筹建会议。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利于大项目的对接和协调;有利于解决行业内投资能力建设不平衡的现状,服务中小公司;有利于解决逆周期投资动力不足的现状,合理配置资产,控制风险。

险资举牌A股上市公司也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是A股需要保险资金这样的国家队进场提振士气。

今年6月份至7月份,A股市场出现巨震,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但仍时有巨幅波动。保险资金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四面出击A股上市公司。从险资举牌的A股上市公司股价走势看,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这些标的股也受到了市场热钱的追捧。险资蜂拥进场引发了各路资金对A股投资价值的重估。这对于恢复A股市场生机是有积极作用的。

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显然,险资正在将这个机会牢牢地抓在手中。可以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内,保险将是最具成长性的金融行业。

最后,笔者将险资“举牌潮”归结为一句话:即国家队维稳仍处于进行时状态,不会因为市场逐步康复而停止,保险资金四面出击其实就相当于给A股上保险。畅想一番2016年的A股市场:险资花开争春,其他资金竞放,A股市场春满园可期。(.证.券.日.报)

321家公司完成维稳计划 频现“土豪”公司砸重金增持

今年7月份,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证监会发布了鼓励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行为的公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1日,已经有321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增持计划,其中12月份以来,有8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增持计划。

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些上市公司股东、高管曾承诺要通过增持力挺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随着2015年年底的来临,时间大限已经越来越近,他们不得不加快进场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完成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中,一些土豪公司的增持行为让投资者感到意外。

中天城投控股股东在三个交易日内掏出约10亿元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的行为仍被外界津津乐道。2015年7月6日、7月7日、7月8日,中天城投大股东金世旗控股分别增持2158.26万股、3809.26万股、4318万股,共计约1.03亿股,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三次增持所耗资金约为10亿元。

三一重工控股股东也不惜重金增持力挺自家上市公司股票。三一重工8月3日晚间公告称,大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7月15日至7月31日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及购买基金份额等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金额70130万元,完成了此前制定的增持计划。

此外,盛屯矿业、欣旺达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东也掏出超亿元的资金增持自家上市公司股票。

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在12月份明显加快了完成增持计划的步伐。

12月10日晚,九九久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完成的公告》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九九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新基计划自2015年7月10日起,未来6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增持股份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2015年12月1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新基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7.3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8%。成交均价为19.043元/股,增持总金额为520.0654万元。这意味着,九九久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周新基此次增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

今年7月10日,国机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津渤海”)拟于公司股票复牌后,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购买公司股份,近期增持金额累计不低于3630万元。同时承诺在增持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昨日晚间,国机汽车发布的《关于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完成的公告》称,天津渤海于2015年11月30日至2015年12月9日已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增持公司部分股份203.33万股,增持金额约为3630万元。

12月1日至12月11日,总计有8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有关股东、董监高人士完成增持计划的公告。其中12月9日晚间,包括合康变频、航天机电、中科金财、翠微股份、孚日股份发布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完成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不过,一些上市公司完成的增持计划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据航天机电发布的公告,今年7月份,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航工业”)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增持航天机电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超过2亿元,并承诺上述增持股份12个月内不减持。2015年12月9日,上航工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了航天机电股份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按照12月9日航天机电交易的最低价11.53元/股计算,此次增持总计耗费仅为1153万元。(.证.券.日.报)

外汇局放宽QFII额度汇入期限制 备案后可延长6个月汇入期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程度逐步加深。10日,国家外汇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在2015年四季度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汇局简化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管理,放宽QFII额度汇入期的限制,经备案后可一次延长6个月汇入期。

“为顺应"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外汇局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王允贵称。

在QFII额度管理方面,外汇局在现有政策框架下进行了简化。王允贵表示,首先是改革额度分类方式,统一额度管理,将原有的三类额度调整为开放式基金和其他产品或资金两类额度;其次是简化额度调剂备案管理,同类产品之间的额度调剂可自行调整,开放式基金与其他产品或资金之间的额度调剂需要事前备案;再者是放宽QFII额度汇入期的限制,经备案后可一次延长6个月汇入期。值得注意的是,本金汇出程序从批准简化为事前备案。

“过去一个文件的发出可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的事前备案大约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称,未来关于QFII额度逐步放开、单家机构额度上限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想法,也将要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推进。

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政策的落地,也为我国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助了一臂之力。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备忘录,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公募基金通过两地监管机构简易的认可或许可程序后,分别向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11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内地与香港证券投资基金跨境发行销售资金管理操作指引》。

王允贵表示,《操作指引》的发布,意味着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政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基金互认政策的正式实施,开辟了两地投资者证券市场投资新通道,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中"资本和货币市场工具——集体投资类证券"下所包含的"居民在境外出售或发行"以及"非居民在境内出售或发行"两个子项将不再受到严格限制,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新突破。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一家机构推荐中体产业:体育业务布局完善,多年培育终有所获

1 优质赛事资源的天然稀缺性大大增加其市场价值

2 公司的体育业务布局完善,多年的丰富积淀在国内同行业中无出其右

3 能否持续盈利将成为中长期内体育产业分化的分水岭

投资要点:

体育产业: 政策大力推进, 行业空间广阔一方面,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大力推动下, 我们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在中长期内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 我们认为从整条体育产业链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赛事和媒体为代表的中上游产业链是否发展完善是衡量一国体育产业是否发达的关键,因此具有稀缺性的优质体育赛事播出版权的市场价值在低估多年后有望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势头。

体育业务布局完善,赛事资源持续低估

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专业运营能力和经验在行业内独一无二,六大业务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全部进入盈利阶段,具有极高的竞争优势。结合我国体育产业“ 刚刚起步+潜力巨大” 的市场特质,与众多跨界涉足体育产业的公司相比,公司深耕多年的运营与管理优势恰恰是目前国内市场中最为稀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品牌赛事进入收获期,持续盈利能力极为稀缺

我们看好公司在体育板块六大子领域深耕多年所具备的业务能力及深厚运营积淀功底,公司多年来脚踏实地所培育的北马、环中国及高尔夫美巡赛三大赛事品牌已经步入收获阶段,同时公司在体育场馆建设运营、 休闲健身等子领域拥有的持续盈利能力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较为罕见。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继续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建议投资者保持持续关注。(渤海证券)

一家机构推荐华宇软件:定增拓展云研发,向软件+云服务商转型

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 5 名特定投资者募集总额不超过 10.7 亿元资金,用于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三个项目支出,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建设云平台,向软件+云服务商转型

公司此次定增的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具体产品包括政务云平台以及审判云、检务云、诉讼服务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云和食品溯源服务云共六大产品。 其中政务云是作为未来电子政府客户建设云计算的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公司同时研发审判云、检务云等五个云应用,未来随着业务需求可以拓展更多云应用。项目计划实施周期三年,预计将于 2018 年末完成。公司作为法检信息化龙头,建设云平台拓展云服务不仅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品升级更好服务客户,同时能够助力法院、检察院、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业务数据整合,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新模式拓展奠定基础。

海量数据积累,商业模式拓展可期

截止 2014 年底,公司法检信息化产品已经覆盖了 18 个省份近千家法院和14个省市多数检察院客户,食安领域产品也在多个省市取得重要突破。此外, 全资子公司亿信华辰在商业智能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和业务经验积累,主营数据仓库、商业智能、报表统计软件产品和咨询服务等。 良好的客户基础有助于公司后续云服务市场的顺利拓展,随着云平台数据的积累,借助公司在商业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后续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新模式拓展值得期待。

完成华宇金信 49%股权收购,食安信息化稳步推进

公司近期完成了华宇金信 49%的股权收购,后者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宇金信在食安领域完成了包括首都食安监控系统、深圳大运食安追溯系统等标志性工程,面对食安信息化领域近百亿市场,成功的实施案例有助于公司更迅速的进行业务的异地扩张。同时,公司此前在面向企业提供的食安云服务等创新模式的建设运营方面已有一定积累,此次定增建设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云和食品溯源服务云应用无疑将进一步夯实相关领域的业务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基于法检领域的客户基础拓展云服务带来商业模式转型的巨大空间,同时未来有望充分受益食安行业爆发带来的业绩增长, 以及非公开发行替换自有资金为后续外延奠定资金基础。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 年 EPS 分别为 0.74、 1.06、 1.36 元,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63.60,对应 2016 年 60 倍 PE。

风险提示:

云应用市场拓展不达预期。(光大证券)

一家机构推荐顺鑫农业:2016年将发起进攻的集结号

我们认为公司今年在资产剥离、并购、国改等方面以筹备为主,明年有望将发起进攻的集结号,公司将进一步突出酒肉主业,逐步剥离酒肉之外的业务。白酒业务未来2-3 年仍能实现10%-15%的销售收入增长;生猪养殖和肉类加工总体弹性不大,品类扩张和并购将成主要看点;非主营业务尤其是房地产业务的剥离在加速,届时财务费用将大幅下降。公司国改可行性强,需重点关注。

定位酒肉主业,2015 年非酒肉业务剥离在加速。自公司新董事长2013 年上任至今已多次强调将定位酒肉主业,逐步剥离酒肉之外的业务,在这两年酒肉营收占比稳步提升至72%。房地产、水利建设、石门批发市场、创新食品、园林绿化工程、影视文化等方面已经逐步开始剥离(具体项目体量以及剥离进展参照图表37),2015 年呈现加速趋势。

白酒业务未来2-3 年仍能实现10%-15%的销售收入增长。公司产品性价比高,渠道毛利高达40%-50%,经销商销售动力强。北京市内经过了数十年的高增长我们认为已经过了增长的高峰期,未来2-3 年增速将放缓至5%-10%之间;外埠市场在前3-5 年的培育之后,成为近几年的主要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产品“低价、高性价比”,深受消费者喜好,并且区域扩张较易复制,未来2-3 年可保持20%以上的增长。综合北京市内外增速和销售占比,我们对未来2-3 年公司白酒业务给予年增速10%-15%的预判。

生猪养殖和肉类加工总体弹性不大,品类扩张和并购将成主要看点。我们认为,公司养殖板块经营效率不高,外加上今年上半年养殖周期导致行业总体处于亏损,公司养殖板块今年难言盈利,明年养殖周期将走向景气公司有望做到4000 万以上的毛利。生猪屠宰利润是肉类业务的利润核心,虽然较稳定但是受运输半径的限制,业务拓展空间有限。囿于此,我们认为公司肉类要实现扩张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现阶段公司猪肉产业链健全,并购牛羊肉对公司的发展意义将更大。

非主营业务尤其是房地产业务的剥离有望加速,届时财务费用将大幅下降。公司多个项目已经处于转让中或者已经剥离,并且不再增加土地。我们认为公司地产业务的剥离速度难言迅速,但是也在有序进行,除了山东曲阜那块土地进展速度较慢之外,其余的剥离工作在加速。公司2014 年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1.82 亿,若地产项目剥离成功将大幅降低公司财务费用1.8 亿元。

国企改革的推进也将成为公司股价上涨的超预期因素。我们认为公司改革意愿强,但改革相关的意见需要国资委的批复。从改革方式来看,我们认为公司国改的大方向将是通过定增来绑定核心员工和经销商(不排除战投),如能推进国改,将较大程度改善管理层的激励,释放企业的活力,提升经营效率,进而推进公司业务大步向前。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今年业绩总体较去年持平,明年的看点较多。我们认为2016 年公司白酒业务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业绩有支撑,而资产的剥离、牛羊肉的并购以及公司国改获批复将为业绩的增长铸造弹性。经测算,预计公司2015-2017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94.81、97.6、99.6 亿元,YOY 分别为0%、3%、2%;净利润3.4、4.5、5.4 亿元,YOY 分别为-1.78%、25.62%、20.80%;EPS 分别为0.60、0.79 和0.95 元,总体给予公司2016 年估值140 亿元,对应2016 年目标价24.6、31X 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中泰证券)

小型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系统

光学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