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推荐】中国变频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上市公司战略规划

Tom 0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

2022-2028年中国

变频器

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际变频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变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679.32亿元,2021年全球变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838.57亿元。2017-2022年全球变频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7-2022年全球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变频器用于改变交流电机电源的频率和幅值,从而改变其运动磁场的周期,从而达到平滑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通过变频器内部IGBT的开闭来调节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提供所需的电源电压,从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此外,变频器还具有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

图表:变频器发展历史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变频器是利用功率半导体的开关作用来改变电流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根据用途分为高压和低压变频器。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的普及,逆变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发电侧的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在应用方面,高压变频器主要应用于冶金、电力、供水、石油、化工、煤炭等高能耗行业。低压变频器应用于物流、电梯、风机、纺织、印刷等行业。

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1)厂商数量增加,发展迅速,特别是沿海开放省市如广东、山东、上海、江苏等。有几十家厂商,国外知名厂商也纷纷来华合资建厂,以降低成本,以更好的价格供应国内市场,并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如ABB、西门子、富士、Sanken等。

(2)国内变频技术理论和国外差不了多少。但在变频器的研发和生产上,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制造技术不如发达国家,功率开关器件的质量几乎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整个逆变器技术落后,国产逆变器档次低,以低压(400V)和小容量(315kW以内)产品为主。而功能先进(包括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电压高(3000V以上)、容量大(1000kW以上)的变频器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成熟产品较少。而且核心元器件由人控制,国产机器需要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几乎是空白,依赖进口。

(3)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进入电气传动领域时间较短,没有拳头产品和成套电气设备。和ABB生产的ACS-600/1000系列一样,独树一帜,采用DTC技术,世界领先。后续产品ACS800逆变器近期上市;法国施耐德的TE系列是世界领先的电气产品,用户在享受高品质TE系列产品的同时,很可能接受施耐德变频器;西门子(SIEMENS)是一家老牌欧洲发电站,涉足范围很广。是电力、电传动、金融设备、家电行业的知名品牌,其变频器产品不断更新。这三家公司基本都能为工厂提供一整套电气设备。

(4)我国整体逆变器技术落后。国内很多单位虽然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但由于力量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此外,逆变器产品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制造业几乎是空白。还得靠进口,也不乏一些水货。严重影响整机质量。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四分五裂,工厂从无到有,低水平重复。

(5)变频器有3~5年的产品成熟度。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一些国产品牌质量差,性能不稳定,返修率高,售后服务差,影响了国产品牌的口碑,间接帮助了国外品牌。更何况国内有人不信任国产变频器,导致行业缺乏资金,发展很快。

(6)目前有些变频器厂家其实还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我们知道,变频器的生产工艺要求很高,有些工序(比如贴片工序)几乎无法人工操作。工艺所需的一些设备(如整机测试设备、整机老化设备、标准化测试)是一些厂家能力所不及的。只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拥有完整的生产设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具有竞争力。

(7)国产变频器80%的努力在于模仿,基本缺乏创新内容。除了价格低,没有什么明显的特色。很少有人努力解决产品创新的问题。国产品牌大多急功近利,省工省料,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内企业大多采取自杀性价格来参与市场竞争。目前质量比不过国外品牌。

(8)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很多变频器生产企业避免生产通用变频器,而专注于生产专业变频器,包括深圳的艾默生。都在生产供水、电梯、注塑机、中央空调、机床、中压潜水泵的变频器,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图表:中国变频器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变频器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变频器市场仍面临诸多产业瓶颈。具体来说,一方面,前沿技术难以突破。目前国内的变频器主要处于初级成长阶段,更多的是在低端市场发力。高端市场很少涉及。

另一方面,近年来,变频市场割据战不断。企业为了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一直在打价格战,却忽略了对产品质量、性能、用户需求的考虑,导致市场混乱;而且一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做长远规划的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此外,国外品牌长期占据国内市场,对本土品牌建设形成挑战。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变频市场95%以上的份额,本土品牌难以与之抗衡,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可以说,民族品牌的崛起已经迫在眉睫。

ogp投影仪

光学影像

自动测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