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印钞产能全球独大,你的钱袋子要鼓起来啦!-中国每年印钞多少合适
(以上对话纯属虚构,从事印钞工作的人员要严格遵循保密规定,不可轻易透漏自己的工作性质)
是不是感觉印钞工作神秘莫测?是不是幻想过自己有一台印钞机随便印钱?是不是十分好奇钱币是怎么造出来的?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人民币的制造!
一、
钱是怎么造出来的?
对于印钞厂来说,生产出来的“钱”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一种产品,就如同食品厂生产的辣条、化工厂生产的肥料。不过不同于普通的印刷制品,由于钞票的特殊性,其印制过程也要明显复杂,一张人民币从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厂,至少要经过十多道工序。
1、首要工序选纸:棉、麻等植物作纸浆
(看似“白纸”的印钞纸,在造纸过程中加上了水印)
抛开漫长的工艺性设计环节不谈,人民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纸。
通常,大多数的钞票均为纸质,人民币也不例外。钞纸的制作原料大多采用纤维较长的棉、麻等植物作纸浆,这样造出来的纸张光洁坚韧、挺度好、耐磨力强,经久流通纤维也不易松散、发毛、断裂。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以保证其具有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特点。同时钞纸上还会布满用于防伪的水印,选纸工作必须考虑到水印具有方向性的问题防止水印倒置钞票的产生。
2、印制:决不能用印钞纸做试验
钞纸选好后送到印刷车间,经过数台凹印机的流水线印制,白纸就可以变成人民币。和普通的印刷机一样,印制人民币的时候,开始一段时间需要进行试印以调整印刷设备至最佳状态。但在印制人民币时,不允许在钞票纸上作试验,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纸张。
因为印钞纸都是有严格数量管理的,一张也不能少。在印制过程中如出现废品,即使揉成团的废纸也要进行登记审查,手续十分严格。
3、裁切:将“大钱”切割成“小钱”
印制完的钞票还要经过裁切工序,新鲜出炉的人民币都是5 乘 7的 " 大钱 ",内含 35 张百元大钞,价值 3500 块。
4、质检:废票要不得
最后还需进行质检,质检员在高亮灯光下,逐张检查人民币的质量,如是否有号码、文字印错、颜色是否均匀、水印是否倒置等,如有则剔除废票。
二、印钞造币的技术难点
在印钞过程中的十多道工序中,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一丝不苟,同时对印刷、防伪技术等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凹版印制是一项解决全球印制行业内共性难题的重要科技成果。
凹版印刷:不易被模仿和伪造
凹版印刷原理图
凹印,即凹版印刷,是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票面正面毛泽东头像采用雕刻凹印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
三、除了印钞,还有造币
除了印钞,中国在造币方面也拥有核心技术,我们平时会看到有的硬币边缘会有均匀分布的丝齿,这种均匀的分布便得益于“
硬币边部全齿间隔半齿技术”
,这种技术曾获得全国第十七届发明展览会金奖,提升了硬币制造的技术难度,增强了硬币的大众防伪性能,是造币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
“硬币边部全齿间隔半齿技术”
虽然,中国印钞产能全球独大,现金需求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然而,面对货币发行和反假币等方面的压力,中国印钞业仍面临多重挑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