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李庄故事」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东岳庙(四)同舟共济、李庄兴学——岱宗殿

spring 0

#翠屏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国李庄#岱宗殿以前供奉的就是东岳大帝,后来抗战的时候腾给了同济大学工学院他们“电机系”在这儿做实验的,其中有一个是还原同济的学生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报名参军”的一个场景。

同济大学当年参军的总人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达364名,但是这批学生没有上战场,当时他们正在后方急训时,抗战胜利的消息就传来了,这是国家的一批宝贵人才,不至于像林恒一样的清华学子战死沙场,这是比较庆幸的一件事情。

李约瑟用德语在李庄做演讲

前方有一个场景,它是还原当年外国教授李约瑟来李庄之后用德语给学生做演讲的场景。

当年他来到李庄除了在栗峰山庄史语所搜集资料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探望生物系的童弟周教授,童第周教授当年在同济大学理学院任教,在医学院做兼职。童第周夫妇在李庄的时候,有一天,他们在李庄“淘宝店”发现了一台显微镜,当时老板要价6万元。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价,相当于他们夫妇俩两年的工资。

他们当时没有买,等第二天再回到“淘宝店”的时候,老板居然要价6万5千元,他们只有咬紧牙关、四处筹钱买下了这台显微镜。

后来,这台显微镜立下了汗马功劳,童第周利用它做了很多实验,并在李庄发明了“童鱼”,取得了学术上的巨大成就。童第周后来成为了“中国胚胎学之父”,也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附图:三十二乡绅致电宜宾专员的信函

李庄32名乡绅联名信

这就是1941年李庄32名乡绅的联名信,当年,这封信是李庄的32名乡绅联名写给四川省第六行政长官公署(宜宾)专员冷寅东,关于接纳安置同济的请愿书。

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包括“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同济在上海的校舍遭受了轰炸,所以才会一路辗转最终来到李庄避难。

同济每上任一任校长都会到李庄来,就包括当年的校长们,同济一共在李庄待了6年,在这边一共就有3位校长,其中最后一位校长“徐诵明”,他当年临走的时候还送了罗家族人一块木匾,大概有三四百字左右,就是他代表同济大学感谢罗南陔等当地的罗姓族人免费提供校舍的义举,而那一块木匾是2018年8月份的时候在一个村民手里发现的,现在存放在宜宾市博物馆里边,这就再现了当年李庄邀请同济,先把镇上庙宇腾空,庙宇还不够用,有些大户人家就把自家供奉祖先神明牌位的祠堂、还有四合院等都腾给同济大学师生的情景。

抬头往上看你可以看到横梁上还有一个滑轮,这是同济的学生做实验留下来的,它为什么没有被迁走,是怕破坏了整个建筑的完整性。

当年同济大学来李庄的时候,当时李庄的百姓是没有用上电的,用的全是煤油灯、菜油灯,学生过来上课就要用电,所以同济大学与宜宾的马鞍石电厂协商迁电到李庄,用了直流发电机在李庄发电,让李庄这个小镇比江对面的县城南溪还早十年用上电灯照明和机器打米,这也算是对李庄人奉献的回报,白天用于教学发电,晚上才会供全镇居民照明的。

展柜还有当年同济工学院学生的上课课程表,这些大学生一个周是上6天的课,而且基本上以德文教学为主,并重视工厂实践,因为德国它就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国家,它们重视实践的传统就就是从工科创办的时候传承下来的。

来源:李庄古镇景区

断桥铝门窗品牌

高档别墅门窗

别墅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